寻甸县国土资源局积极应对汛期强降雨天气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6月以来,寻甸县进入强对流天气高发期,单点暴雨、强降雨频发。加上寻甸县连续四年干旱的严重影响,山坡岩土体松散开裂、稳定性降低,强降雨或持续降雨天气,突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概率明显增大,地质灾害隐患点险情加剧。尤其是进入主汛期以来,全县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5个,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达164个。涉及72个村委会、2个社区居委会、2所中学,1所小学,170个自然村3061户,15457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潜在经济损失约23716万元。
为应对当前地质灾害防治的严峻形势,寻甸县国土资源局将地质灾害防治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细化措施、强化督查,早部署、出实招,严防死守地质灾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是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进入主汛期以来,寻甸县国土资源局严格按照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确定的工作目标,进一步健全群测群防责任体系,层层分解落实工作任务,逐一将监测责任落实到县、乡(镇)、村组、监测员。同时,主动向全县通报地质灾害隐患险情,报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变部门行动为政府行为,形成“协同配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格局。
二是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再检查。在汛期检查、排查的基础上,寻甸县国土资源局先后于
三是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健全完善分级负责制度、应急预案制度、监测员管理制度、“两卡”发放制度、巡查监测制度、汛期值班制度、灾(险)情速报制度、宣传培训制度、应急演练制度、经费补助制度等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项制度”。加强与气象部门的联系,及时收集汛期降雨趋势预测资料,密切关注地质灾害险情动态,健全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反馈机制和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网络体系,保证当地有关责任单位、责任人、监测人及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及时收到预警预报信息,为及时采取避灾减灾措施提供科学有效保障。
四是加强汛期值班和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实行领导带班和专人值班,各国土资源所及应急处置人员必须手机24小时开机。抽调18名工作人员组建了寻甸县国土资源局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应急队,统一装备,实行半军事化管理。
五是切实做好灾前避让防治工作。对一些隐患明显的危险点,在极端降雨天气情况下,及时通知区域内的群众撤离避让,选择确定撤离安置点,协调配合有关部门搭建好救灾帐篷。通过巡查、排查,劝离隐患点危险区域群众1户,在仁德街道办草海子村委会秧田冲村和柯渡镇可郎村委会可郎村、猴街村委会其纳海村、乐郎村委会小河箐村4个村搭建救灾帐篷19顶,作为灾前避让临时安置点。建立完善地质灾害应急救助体系,有效处置地质灾害和重大险情,寻甸县国土资源局于
六是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寻甸县国土资源局结合县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际,编纂印发了《崩塌滑坡 泥石流防灾减灾知识读本》,并利用“4.22”世界地球日和“6﹒25”全国土地日,发放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各类资料及图片10000余份。送发《崩塌 滑坡 泥石流防灾减灾知识读本》1200余本。提高全民识灾、防灾、减灾、避害的科学知识和自救技能,增强公众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和临灾自救互救、科学应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