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业务频道/规划信息/名城保护/保护条例

    关于健全昆明历史文化品牌体系推动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建议 昆明市十四届二次会议第142381号提案

    发布时间:2025-02-07 文章来源:昆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发布机构:昆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背景
    介绍

    历史文化品牌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特色所在。

    近年来,全国不少历史文化名城,创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式,不断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使城市历史风貌不断彰显,历史文化价值不断得以体现,为城市的持续发展增添了动力和光彩。如,福州形成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风貌区)、历史建筑群等在内的全市域、全体系、全要素名城保护体系。西安重点实施“3+4+10+3”工程,建设中华文明“历史文化之都”。杭州全面构建文化建设“158体系”,高质量建设一流历史文化名城。但也有部分城市,因保护工作不力,而受到通报批评。如,2019年3月,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通报批评聊城、大同、洛阳、韩城、哈尔滨5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遗产遭到严重破坏,历史文化价值受到严重影响。

    昆明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近年来,昆明修订《昆明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制定《昆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0—2035)》、出台《关于全面提升历史文化名城品牌吸引力的实施意见》等,着力打造重要历史节点和事件、重要历史机构、近代工业遗产、宗教建筑、文化景观等五大品牌,不断推动历史文化名城建设。

    但昆明历史文化名城品牌建设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一是对历史文化名城特质的认识不够深刻,不能构建支撑名城建设发展的品牌体系。由于重具体而不重整体、重硬件而不重软件、重风景而不重人文、重主城而不重全域等弊端,使得整体性不足,特点不够突出,支撑乏力。二是主要品牌建设不够有力。如重要历史机构只讲云南陆军讲武堂、西南联大,且两所历史名校研究不深不成系列,远未达到与其地位相称的地步。三是品牌认识有缺环。如,在重要历史节点和事件品牌之中,明清昆明砖城与其前的古滇国、其后护国运动不是一个类型,且从古滇国一下跳到明清昆明砖城,从明清昆明砖城又一下跳到护国运动,中间缺少汉唐、宋元等历史发展的重要环节,拓东城建设等并未提及。四是措施针对性不强或难以保证目标的实现。昆明提出到2030年,通过历史文化名城风貌等“四大提升工程”,促进历史文化名城品牌建设得到提升。但全市现有注册备案博物馆仅39个,到2030年要突破100个,8年要建成60个,显得困难重重。五是品牌建设短板突出。以文物保护单位为例,据有关部门反映,昆明2019年单个文物保护投入仅为0.73万元,不到重庆、成都、西安的一半,不到贵阳的1/3。这种状况,至今没有改变。六是品牌建设力度不够。从近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不难发现,昆明历史文化名城品牌建设力度不够,且未落实到年度工作之中,难以实现打造格局完整、保护利用水平较高、文化特色鲜明的国际知名历史文化名城的目标。故,建议:

    意见建议清单

    建议一

    一、深入研究,进一步把握昆明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质。正确认识历史文化名城品牌的内涵,是构建历史文化名城品牌的基础性工作。应借鉴北京、西安、南京、杭州、成都等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经验,由市级有关部门牵头,组织相关机构和研究力量,对昆明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努力把握其内涵和特质,不断推出相关研究成果,为品牌建设奠定基础。


    建议二

    二、重新梳理思路,出台指导性意见。近年来,杭州等历史文化名城,都出台了专门文件。如成都市于2019年1月,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体会议上讨论通过了《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弘扬中华文明发展天府文化加快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决定》等。我市应学习先进城市经验,对历史文化名城品牌建设进行深入研究和广泛讨论,制定目标具体、措施有力、责任明确的意见,确保工作有效推进。


    建议三

    三、突出重点,彰显特色。昆明历史文化名城品牌建设应主打近代牌,但讲武堂和西南联大品牌建设应着力解决好基础史料整理出版滞后,研究不足,成果较少,特别是人物研究不深不成系列等问题。应借鉴西安打造寻根印记等3条“探源中华文明根脉”主题线路,建设音乐之城等4个城市文化IP,打造大明宫等10大历史文化展示区,强化对外文化旅游合作“三会三节”的做法,利用大唐芙蓉园等大项目带动的经验,做强做大主要品牌。


    建议四

    四、补齐短板,健全品牌体系。补齐理论创新引领短板,深入研究昆明历史文化名城的特点,走昆明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品牌建设之路。补齐历史文脉赓续短板,深入挖掘昆明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做到纵不断线。补齐文艺创作短板,扶持创作根植昆明历史文化的文艺精品,打造让人难怀的经典作品。补齐文旅融合短板,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推出具有市场潜力的重头戏。五、建立健全定期评估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按照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关于加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评估工作的通知》及《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不力处理标准(试行)》等要求,由市名城委或有关部门牵头,每年开展一次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历史文化遗产遭受破坏等突出问题,避免昆明作为可通报批评、列入濒危名单、撤销其名城称号的对象,推动品牌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助力历史文化名城建设。



    主办单位:昆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联系电话:0871-63184368

    技术支持:昆明市自然资源信息中心

    单位地址:昆明市呈贡区市级行政中心4号楼5层

    网站标识:5301000021     网站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