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引领,共绘“湖、村、人”和谐画卷
春风沿滇池绿道吹来,吹进沿岸座座村庄。
风光旖旎的昆明滇池绿道作为环湖生态屏障、城市山水景廊、文化旅游长廊,串联起滇池沿岸若干美丽的村庄。
滇池沿岸分布着183个自然村庄,如何整合村庄资源,让它们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原生状态向乡村美、产业旺、村民富的生态化发展转型,是实现滇池沿岸“湖、水、人”绿色和谐发展的关键。
对此,昆明市出台了《昆明市滇池沿岸重点乡村改造提升方案》,强调要以滇池保护治理为底线,以滇池沿岸“大生态、大湿地、大景区”建设为指引,系统策划、分类定档、整体实施,因地制宜建设一批保持乡土风貌、体现乡韵乡愁、融合人文山水的美丽村庄,将滇池沿岸建设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实践基地、世界一流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同时,提出要按照总体规划、合理布局、串珠成链、联动发展思路,对具有重要历史文化、地理民俗价值的46个自然村“一村一策”打造,形成一村一特色、一村一主题,其余137个自然村全面推进绿美乡村建设,通过不同主题进行有机串联,形成类型多样、风貌各异、多姿多彩的美丽乡村环线,构建“有生态、有特色、有文化、有风貌、有业态”的“滇池乡居图”。
昆明市自然资源规划部门积极指导滇池沿岸各区做好滇池沿岸村庄的“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在村庄规划中统筹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国土综合整治、防灾减灾等内容,根据村庄产业现状、资源禀赋、空间区位等因素,梳理产业发展总体思路、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统筹安排一二三产业发展空间,合理保障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用地,引导产业空间复合高效利用,促进滇池沿岸村庄迈入乡村美、产业旺、村民富的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转型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