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09
文章来源:昆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发布机构:昆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近日,昆明市人民政府印发《昆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除主城区外的9个县(市)区总体规划已完成审批,全市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初步方案完成率为97.8%,全市1118个“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完成,审批及入库率均达100%。
昆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加快转变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合理保护与利用全市国土空间资源,推进“城绿相融”,构建美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切实做好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实施的空间保障,以城市规划引领发展新篇。

昆明城区。资料图
坚持生态优先,推进区域生态安全合作与经济合作相结合。一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长江上游沿线城市—滇中城市群—昆明都市圈”多层次开展生态共保合作。与长江沿线城市统筹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加强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强化沿江生态保护和修复,推动生态共保共治、流域协同保护治理、区域环境联防联治,共同构筑长江上游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二是与曲靖市和楚雄彝族自治州共同推进金沙江中游河谷水土保持区的流域治理工程和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玉溪市协同保护梁王山自然生态环境,积极推动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共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三是推动以昆明为核心的昆明都市圈实现生态、交通、产业、城乡、机制等多方位融合发展,推进都市圈共定共守生态底线,共建生态产品。四是坚持管控与修复并重,统筹推进滇池、阳宗海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严格落实高原湖泊“两线三区”管控要求,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流域空间保护能力、生态承载能力。将滇池保护治理和流域空间管控打造成为全流域型生态文明建设标志性工程;突出阳宗海作为珠江上游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地位。

滇池。资料图
在城市规划中持续完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塑造滇韵魅力空间,擦亮历史文化名片。昆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尊重昆明高原山地地势、水系密布的自然地理特征,充分发挥各类自然地质地貌的景观价值,塑造高原湖滨山水城市的自然环境特色。加强环滇地区风貌管控,塑造“北高南低、北密南疏、西控东拓、生态间隔”的城市空间形态。昆明市是国务院1982年公布的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昆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深入挖掘昆明作为重要国际文化交流门户的历史价值与城市特色,明确风貌管控重点地段,提出结合城市轴线、历史文化、景观道路、城市中心等要素划定城市空间管控重点区域,打造中心城区特色活力公共空间。集中塑造特色空间景观轴、“一江一路”魅力展示廊道、知名城市景观大道。

昆明老街。资料图
落实国家战略,在《昆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积极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一是落实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把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外合作新机遇,加强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在国际产能、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方面的务实合作,构建以沿边跨境开放合作为重点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二是深入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西部先进制造业基地。持续构建重点产业链体系,推进新能源电池、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冶金、化工等重点产业链式集群发展。稳步推进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建设。下一步,昆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生态为基底、以文化为灵魂,不断探索城市发展新路径,持续发挥城市规划引领作用,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更加创新的思维、更加务实的行动书写城市发展新篇章。